党员生活

将“两江四岸”天际线打造为画龙点睛之笔

●武汉因水而兴、因江而盛,推进“两江四岸”的建设,塑造具有多样性、识别性、层次性、自然与人工环境协调的城市天际轮廓线,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手段。

湖北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,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,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。两江四岸是武汉重要生态廊道,岸线是生活、生态、景观功能的重要载体。对标国际一流、统筹全局、统一规划,有序推进两江四岸建设,需要做好建筑群乃至单体建筑的规划设计,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地标性建筑,打造“错落有致、疏密有度、高低起伏”的城市天际线,凸显建筑曲线之美。

城市天际线是城市总体形象面貌的垂直空间投影,生动反映了城市三维形态的整体认知,具有人文、美学、标识等多维属性特质。从形态美学角度而言,城市天际线是最富有活力和最具有感染力的空间形态要素,也是城市形象与空间特色最为突出的反映。多样的建筑组群形成风格独特的屋顶轮廓,勾勒了城市建筑景观与自然对话的轮廓线,烘托着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生活场景,记录了城市发展的轨迹。起伏有致、主次分明的天际轮廓创造了城市景观动人的节奏和旋律,丰富了欣赏城市、体验城市、品味城市的美学观感,使其成为体现城市文化内涵的形象标志。

“两江四岸”地区是武汉历史文化、社会生活、空间特色集中体现的区域,对于长江中游地区城市景观形象塑造具有重要作用。天际线作为城市形体轮廓的重要表现载体,是“两江四岸”景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武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“两江四岸”留存了类型多样的近代历史建筑与街区。然而,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,城市的建筑密度、容积率越来越高,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在沿江地区拔地而起,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建筑体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造就了层次性极强的天际轮廓线。由于部分建筑的布局、排列方式,形成了城市滨江景观还存在视线遮挡、通透性欠佳的“视墙效应”问题。为了将“两江四岸”天际线塑造成为富有活力、风貌协调、层次优美的城市画龙点睛之笔,我们需要进一步发挥城市规划的引领作用。

坚持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。城市天际线是建筑群体在垂直方向与自然环境的互动,自然环境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元素,约束着城市天际线的线型和走向。武汉“两江四岸”天际线需要充分保持龟山、蛇山等自然山体的滨江引领作用,将长江、汉江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开放有机融合,创造适应建筑文化特色、地理环境风貌的城市天际线,实现山水景观要素与人工建筑景观的相互映衬,以及城市空间形态的有机生长、历史文脉的拓展延续。

分区管控,形成层次鲜明的天际线轮廓。为了统筹岸线与临江“第一立面”“第二立面”“第三立面”的关系,通过对天际线进行层次分区和优化控制,构造层次鲜明的“前景、中景和背景”天际线界面。“前景天际线”形成层次鲜明、连续和可识别的轮廓界面,尤其是处理好现代建筑与近代历史建筑的关系,保护历史建筑的界面与轮廓线。

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,精准测度城市三维空间扩展,动态监测城市天际线变化,整体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并有序组织建筑群体布局。“中景天际线”是视觉焦点,应当立足于标志性建筑或建筑群形成的视觉中心,与自然山体轮廓相互协调,形成连续、错落有致的天际线。同时,注意避免天际线的单一水平化导致起伏感降低和特色丧失等问题。“背景天际线”是过渡空间,需要以平缓的韵律在各层次天际线之间发挥过渡的作用,配合中景和前景天际线的轮廓脉络,形成完整统一、层层叠叠的滨江天际线。在背景天际线的控制中,尤其需要保护自然山体的轮廓,顺应山势的变化,不遮挡山峰和标志性景观,留有视线通廊、凸显山体特色。

多维度识别城市天际线组成要素,精准规划、凸显个性。对影响“两江四岸”天际线的建筑群进行分类筛选,提取识别性强、形态独特的建筑立面单元和视觉单元;系统评价各视觉单元的等级差异,明确核心建筑群和视觉焦点,打造主次分明、高低起伏、疏密相间、协调共融的天际线景观。同时,通过协调建筑立面的材质、类型与风格,塑造风格统一、尺度合理、向心凝聚的前景天际线。此外,城市天际线应着力体现城市景观特色的识别性,以人们的美好视觉感受进一步凝聚对城市的归属感。

以规划手段整体控制、科学监测与管控。不片面追求建筑高度和容积率,要协调建筑群体组合布局,保护现有良好的城市天际线势。通过合理布局公共空间用地及设施,提供多方向、多角度观赏天际线的开放空间,以及充分运用城市设计手段控制天际线的景观视线网络,防止一些建筑对山体或景观标志物的遮挡。同时,在重要公共广场、高层建筑设置天际线观测点,运用新技术手段动态采集、长期监控天际线维数的动态变化,为城市天际线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坚实数据基础。

武汉因水而兴、因江而盛,长江、汉江的保护与治理是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,而推进“两江四岸”的建设,塑造具有多样性、识别性、层次性、自然与人工环境协调的城市天际轮廓线,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手段。加强城市规划对城市天际线的引导与管控,能够优化城市空间发展秩序、延续历史文脉、塑造空间特色并提升城市整体形象。(作者:李志刚 谢波,分别系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、教授,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教授)

精彩推荐

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